为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校高中语文老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2019年10月9日,我校高中语文组(苏忠、王明杰、王新民、杨雪梅、郑凯伦、李艳、许玉英、陈玮、黄芩)一行9人奔赴绵阳南山中学参加为期3天的“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研讨活动”。
为期三天的学习,安排紧凑,来自全省各地共五位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为我们揭开了群文阅读这个大概念的朦胧面纱,在他们的精巧设计,生动演绎下,让我们见识了“1+x”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绵阳高级中学蒲彩军老师和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张歆老师同课异构讲《侠义精神》,蒲老师以“侠义精神”为议题,从表现,内涵,传承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合作探究,最终让同学们了解传承侠义精神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张歆老师围绕“侠之源——侠之承——侠之思”展开教学,循序渐进,让同学们见识昔日侠士的为国为民、坦荡随性,了解今日侠士的义勇担当,高风亮节,其中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游侠的评价为引子,让同学们续写“今日之大侠,大概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此环节在前置教学的层层铺垫下,水到渠成,同学们发言深刻而精辟,让听课老师赞叹不已;课堂最后,张老师结合现实,抛出问题“侠没落了吗?”让课堂留有余音,引人深思。成都七中胡丹老师执教《枪口抬高一厘米——如何进行思辨阅读》,从思辨的定义入手,让同学们分辨怎样的观点才能成为思辨的对象,随后进入文本阅读,从只言片语中对小说事件进行查证推理,判断它的真伪,并最终进行价值信念判断。胡老师这堂“烧脑”的课,牢牢抓住同学和听课老师们的心,让我们明白只有具备思辨精神,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不失去理性的自我主导,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千古教诲穿越时间敲响每个聆听者的心。
如果说五堂课例为我们揭开群文阅读的面纱,让我们见识它的魅力,那专家们的讲座就是高屋建瓴,提玄勾要的讲它的内涵和操作。南山中学姜维平老师《从群文阅读看高考语文》讲座,以2019年全国Ⅰ 和 Ⅲ卷为例,分析高考试卷中体现的群文思想,抽丝剥茧的分析除了题面上呈现的文本,还有题面背后的隐含文本,提醒我们要更新思考方式,以系统性思考和融贯性思考指导群文教学。南山中学张勇老师抛出两个问题:群文阅读为何?群文阅读何为?以此为线索介绍群文阅读的课型分为:方法指导课;阅读交流课;思辨探讨课,并以篇目为例,清晰而生动的告诉老师们操作的方法。四川省教科所段增勇老师讲教育与阅读,他提到“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深表赞同,阅读是个人的事,它是微小的事,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知识、思想、审美都由阅读而来,它是精神的灯火,经过潜移默化的吸收,一个人、一个民族内部必定会自我启蒙,革故鼎新,脱胎换骨,焕然新生。
让阅读行为真实发生,让阅读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阅读。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中国文化人”的培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结构上的努力,更还要努力于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塑造和铸造,而这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
此行为我们践行“3+1”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又助一臂之力。
撰稿人:李艳 编审:何克德 编辑整理:王佳丽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