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

文/李坤   时间:2019-04-09  浏览数:1948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

作者:高201811 刘雨轩

中国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它从遥远的《诗经》走来。

《诗经》中有一种采自大地的麦垛的气息,朴实、新鲜。它的雎雎黄鸟,蒹葭白露,它的习习谷风,霏霏雨雪,还有它的静女其姝,伊人在水……谁也不能想到这样的干净气息竟来自数千年前,更没想到短短的汉言几句竟可以表达几千年的喜怒哀乐……

说道诗,也不可以不想起第一位诗人——屈原。他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发问:“我是谁?为何孤独?为何流浪?为何忧伤?”“约好黄昏时见面,为何半道改变路程?既然与我约定,为何反悔有了别心?”“为何我崇尚美德,却仍遭贬黜?”他问人性、心性和天性,他终其一生都在上下求索这些答案。

唐诗,是诗词的顶峰,它不同于魏晋一味追求自由,也不拘束于汉词的华丽。初唐四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将唐诗的风格从梁陈余风的纤柔卑微变得豁然开朗、明快清新。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论谁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如果说唐诗是诗词的顶峰,那么盛唐一定是顶峰的山尖了。 以安史之乱为分割,前期的王维、 孟浩然,常建等上承陶渊明、两谢、下启韦应物。他们描绘、歌颂自然田园之美,借以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脱离官场黑暗斗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而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王维的边塞诗描绘辽阔状的、豪迈的景色。大漠风尘日浪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在前期中的浪漫色彩中,不得不首推李白。他并没有超现实,他热爱生活中的一切,毫不掩饰对功名利的追求,却对那些附着条件弃之如履。 他对生活中不合理现象毫不顾忌提出来,就是这种反抗精神造就了他的浪漫主义.“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安史之乱后,残酷的战争,人民的苦难,惨重的现实使一些诗人都得到磨炼,仍饱含忧国忧民的希望。 杜甫, 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勇敢又真实反映现实。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烽火连三日,家书抵万金。”“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他的作品无论是教育意义还是诗风的稳重为后代的以白居易为首的白派和以韩愈为首的韩派又重大影响。白派继承了他诗中的现实意义、抨击黑暗。韩派继承了他的悦意创新。

诗词是伟大的,他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与钱权无关。有一个诗人,在半夜出来上个厕所,突然望了下天,看到了皎皎明月,他想:“明月啊,他我的思恋也带回故乡吧!”于是几千年来,连三岁小儿出去上个厕所都可以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城外,阳关,家酒楼。 诗人淡淡地望了一眼窗外,原来是杨柳依依了啊。他又看了对面的友人,友人正要向那西边更西处出使,他举起酒杯,“干了这杯酒吧!等到你除了阳关就在也见不到故人了。于是阳关从此名留于青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都很伟大,但与钱无关。

寥寥几笔写出了喜怒哀乐,简练又干净,冷峻有饱含温柔,一笔画中是千年的积淀,一字一句是无限情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诗意地生活,不只是优雅时光的茶书草的闲情逸致,更是困顿时仍不忘仰望星空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希望每个人能成为自己的诗人诗意地生活。


0.036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