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红楼又梦

文/初2015级2班 伏兀   时间:2018-04-15  浏览数:2147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倚立桥旁的身影,衣袂翩飞的诗人痴情等待的是谁,穿梭千年的痴情,执着的心为谁而守候?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携一尘烟雨,看尽世间痴事,耗尽一生写下这石头记。曹雪芹先生又何尝不是这世间痴人中的一个呢。感受过世态炎凉,才知何所暖,经历过离合悲欢,才知心已淡。一生执悟,泣血成书……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此人便是林黛玉了。黛玉生的娇弱,双目含情,如此婉约的一个女子,素有我见犹怜之姿,家道中落的她泪别父亲,孤身来到这荣国府中,应是彷徨。

初见不过惊鸿一瞥,却从此难以忘却。那人的身影,那人的音容笑貌,那人的喜怒哀乐无不牵动着孤身的她。花前月下,朝夕相伴,好不风流快活。每每适得一好物,宝玉便殷勤献上,讨得其欢心。好景不久,一日暖冬之季,府中新添一位佳人,这人生得玲珑,娇莹的玉手,朱唇点绛,甚是招人喜爱。昔日还会有宝玉踏进这潇湘院,如今这清冷萧瑟的样子更像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看这年华逝去,青春改位,曾经的誓言敌不过“烈火焚烧”,终化为一滩灰烬随风飘去。看落花飘零,身不由己,在繁华尘世里,自己又何去何从,不禁洒泪花上。

她的多愁善感,她的伤春悲秋,又何尝不是痴情呢?又何尝不是痴心之人呢?

宝黛的情感中,有一女子关系其中,她就是宝钗。不似黛玉的柔弱无骨,她开朗明媚的心性,深得荣府中人的喜爱。可为何我却总是看到她偶然间眼里流出的悲凉,她聪颖大方,同样心系宝玉一身,却总是在无数次之中那二人身旁伴演着风景。她的心中有“玉”,而他的眼里却看不见“钗”。钗是一个大度的女子,大有大家闺秀的风度与作派,却也因为她的大度与退让,她与宝玉一次次地失之交臂。她看的是他们的痴情,而她守的亦是自己的痴心。

他本就是下凡历练的天石,必要经果一番苦果,又为何放不开,舍不下呢?鬓若刀裁,眉如墨画,如此风流倜傥的少年自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诚如此,贾母视他如宝,荣府上下他应当是最受宠的一人了,又为何执念于烟雨,每每刺到父亲的逆鳞呢?若说宝玉不才,是说不去的,无论是众人团坐的席会上,还是游览在景色奇异的大观园中,他的诗情,他的才气,皆是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他又执着的又是什么呢?不论是前世的因缘,亦或是今生的相逢,此生钟情的女子恐也只有黛玉一人了吧。他的痴从来只对黛玉一人绽放。为她忧,为她哀,为她狂。他也只是红楼一梦中一个痴迷之人罢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先生痴,他笔下的人亦与他同痴。穷其一生,追求着的,执着的亦是他所痴迷的。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留给了世人红楼一梦。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无须多言,如痴便够了。

0.0366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