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这学期开学已经二个月了,现在各年级工作状态非常正常。学校工作就要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其核心是课堂教学。我们要明白:一个学校生存的基础在哪里?在教学质量!家长、政府、社会评价学校主要看什么?还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根本、发展之根本。一个学校正常运转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有教学上的、也有管理上的,有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立竿见影解决。唯独教学上的问题是暗流,一旦有学生、家长反映老师教学存在问题,我们再去改就来不及了。为什么呢?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会主动、努力去适应,对老师课堂教学不满意,是在较长时间、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告诉家长。家长又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了解、仔细调查、反复斟酌以后,才会反映到学校。因为这涉及到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态度的评价,学校要慎重对待。再经过学校年级组、教研组、教务处、师生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全面深入调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时又过一段时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上的问题等学校发现时已不是小问题了,那是很严重的了、存在很长时间了、已经造成很大影响了。所以说在教学中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严谨地对待每节课。
怎样看待老师的教学行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就我的一些理解、思考和看法讲点意见,仅是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我们还是一起重温以前我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讲过的四句话:
第一、请老师们把功夫花在课前准备上。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上无准备之课。事前的准备与课堂效益紧密相连,准备越充分,上课越游刃有余,课堂越高效。课前准备,首先要研读课标,否则就不能准确理解、把握教材;其次要解读文本,明白教的依据,要读出弦外之音;三要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最后再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方案。巴中棠外的教案是课时教案,不允许大教案(特别是文科常是大教案)。要有案上课、依案上课,每堂课(包括自习课)都必须有教案。年轻教师要编写详案,越详细越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自己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是编写详案或是略案,但至少要有框架、相关材料。写好教案后要反复琢磨、烂熟于心,上课时只拿个提纲(线条)脱案而教 。
第二,效益出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课堂上随意化、低效化、无效化,如同谋财害命。一个优秀的课堂从“起立”开始,就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我校老师要候课( 上课前到教室)2~3分钟,观察学生,决不允许老师踏着上课铃声进教室。
第三,精彩出在作业的布置上和处理上。巴中棠外没有课外作业!我们必须定时、定量、定目标的练习,有效进行课堂40分钟的单元练习(定时作业),每次练习当作是考试。课余作业只能是对基础好的学生有效。要摒弃无效作业!比如平常作文许多总是老师提示、学生百度思路开头之后写,效果不理想。每晚一节自习就是一次作业,就应有一次批改。作业有布置就要有批改,有批改就应有面改。面改就是通过交流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学科学习方法,是学科老师对学生最好的帮助。实行老师与学生的谈话制,交流前要有准备。为了更好地交流,老师办公桌处要准备一个凳子,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要备好一个座位、茶杯 。
第四,奇迹出在个别辅导上。培优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个性设计以针对性为突破口。比如有一些学生语文较差,但他们不一定都差同一个版块,有的差在阅读、有的差在写作,即使是阅读可能有的是现代文、有的是古文。个别辅导时更多的要关注学生心理疏导,加强心理辅导努力使孩子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
高效课堂教学一定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首先定目标,要把目标任务化、任务问题化。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转折、过渡是考水平的,要善于设置问题(悬念)。问题情境更要精心准备,不是简单问答式。老师不要总是讲得过多,要精讲,讲的越多其中主观性就越多、随意性就越大、内容就易跟着感觉走,从而偏离主题 。
我校课堂必须是基于“3+1”理念、策略下的课堂。“3”即三个阶段(要素):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但自主学习是核心)。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不是简单地预习。预习时间怎么保证?把有预习功能的自主学习(5~10分钟)纳入课堂, 这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没有做不起的题、只有读不懂的题,特别是理科要反复读题。带着问题读,引导他们读什么、怎么读、达到什么目标?预习不是放羊式。②归纳点拨(20~2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后,简单的、能独立学懂的、能相互讨论弄懂的都不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问、难点、重点进行启发、诱导、点拨。要精讲 ,而不宜讲的太多,不要怕没讲全、讲透。讲多了就有许多废话,因为多讲是按你的认识而不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做到: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或已掌握了的;不讲只有少数人才能懂的;不讲即使讲了也不懂的;不讲高考不考的(学生可以自己学)。大胆取舍,只讲主干知识。③自检互评(约10~15分钟)。当堂反馈练习、巩固新知,特别是没有晚自习的科目。“1”即是拓展迁移,是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认知,适度拓宽加深、迁移变化,形成方法和能力、引出和生成新知。
“3+1”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策略,而不是像“组、复、新、巩、布”五环节教学法只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方法。“3+1”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主线,把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具体化。四要素可多可少,没有固定化 ,可以是“3+1”、“2+1”、“2+2”、“1+1”;要素呈现的频率也是多变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多次。但是学生自主学习尤其重要、必不可少。先学后教、边学边教、先教后学都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绝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把课堂变成独角戏、一言堂 。
老师们:紧紧扭住质量不松劲,优化教学行为,铸造高效课堂,为把巴中棠外建设成一流名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