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小学部第七期读书沙龙活动

---阅读•交流•共享

文/吴丹   时间:2016-10-09  浏览数:1481

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16年9月27日20:00,小学部全体教师在党群活动中心进行了第七期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导处佘建琴主任主持,老师们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彼此的读书顿悟与教学经验。

  一、经典品读,集大家之所长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由美术组游锦阳和数学组卓喜老师分享品读周国平先生所写的《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两种素质》读后感。
        游锦阳老师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老师独特的职业魅力和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魅力。她提到:“要做好人,先读好书”,并以一句“老师要能够从神坛走下来,接地气”充分展示了自己教学希望。
        卓喜老师以自己的课堂为例,分享了近期自认为完成得最好和最坏的一节课,并谈了自身的教学感悟。 
        二、问道于己,畅谈教学“实践真知”

 师生发展中心一直强调:老师们要多听课,正所谓“看别人才能看见自己”。上周三晚,小学部所有班主任在四年级四班观摩了李丹老师的修身班会课。语文组李凤莲和黄小琼老师对这堂班会课进行点评。
        李凤莲老师基于自己十余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谈了四点:
        第一、新班新气,人人担当。四年级一班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纪律令人惊叹。
        第二、程序简单,简而有律。修身班会上,各位小担当们能够在反思、批评、表扬中,正视不足,勇于承担。 
        第三、故事教育,示范引领。好的故事要和现实结合才能展现故事的模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端正言行。
        第四、思考反思,力求进步。建议修身班会的内容专题化,有针对性,重要的是落到“行”上,真正落实修身班会的意义。
        接下来,黄小琼老师分享自己的见解:
        一是常态班会是一面镜子,要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打造更好的自己;
        二是常态班会是一种担当,树立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保障孩子稳步成长;
        三是常态班会是一双眼睛,发现孩子的美,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四是常态班会是情感的熏陶,用故事激励,鼓励反思,奋力冲刺。提到“修身乃做人,精彩在课堂,成果在生活”,充分说明了老师的正确引导非常有必要。
        三、探讨交流,碰撞思想具备多年私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张智明老师进行以《用心换得春花开》为题的分享。张老师总结了“十心”:对学校工作要热心、忠心;对家长工作要诚心、尽心、放心、当心;对学生工作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对教学工作要精心。
        接下来,由一、二年级班主任提出开学以来,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困惑,各位班主任纷纷发言,谈到个别孩子身上出现的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毛病时,老师们不禁哈哈大笑。其他非班主任老师也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活动就在愉快轻松地氛围中继续着……在讨论、交流、共享的碰撞中,不仅令平时忙碌的老师们放松了,让老师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境界。 
        四、点睛之语,勾画梦想
        分享交流结束后,音乐组杨笛老师对第七周将举行的“多彩的秋天——音画诗活动”做了详尽的活动安排。大队辅导员冯永婷老师再次强调了食堂就餐文明纪律和安全问题。她谈到: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抓、从小事抓,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这就要求老师多付出,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做好孩子的人生引路人。


       在活动尾声,教务处周涛主任和赵旭红副校长分别对本次读书沙龙活动作总结。赵校长谈到:听了老师们的感悟表示很欣慰,对班主任管理的分享表示很感动。她对于修身班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修身班会课作为棠外的特色课程,内容不能太琐碎,自省效果不足还需改进,争取让修身班会能够扎根、开花、结果,并且要学会巧用家长资源为班级谋福利。同时不忘教师自身要保持高贵,唯有高贵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孩子。最后,赵校长强调了“六会一长”理念,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

读书沙龙活动作为巴中棠外小学部不定期举行的教师成长交流课堂,它以活泼清新、鲜明有效的质朴形式逐渐被老师们所喜欢,无形之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提高了教师素质,丰富了教师的课后生活。
                                                                                                                                            (审/小学部)



 


 

 

0.036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