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雪中送炭 传递温馨——苏萍校长巴中棠外培训纪实

文/刘元   时间:2014-12-29  浏览数:1723

巴中棠外教师参加棠外附小的培训工作已有一月有余,在这期间,大家在与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相处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苏校长深知大家“初来乍到”,不少的教师更是第一次接触到小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疑惑。2014年12月24日,苏校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召开了培训交流座谈会。

会上,苏校长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培训。

一   建学之初,困难重重

我们现在看到的棠外附小是成都市新五朵金花小学,生源济济。与十年前的棠外简直是两幅景象。其实在十年前,棠外附小也遭遇了待遇差,办学难,招生难的困境。当时的苏校长是公立学校的主任,在接到赴棠外附小的任务后遇到的第一个落差便是待遇上的落差,地区偏远又没有车,住宿和教学楼条件也差,学校在最困难的时候前两年教师都是没有发工资的,到了过年借了钱给每个人教师发了1000块钱回家过年......待遇不好办学也是不容易的,当时的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应届毕业生,甚至很多都是专科毕业生,能力参差不齐,这都要靠苏校长耐心的教导和带领。在当时,以棠外的名义出去賽课,不仅主办方不会给予棠外任何的荣誉,连其他学校也看不起棠外;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出众,招生自然而然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试问,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一所学校呢?

但是,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在苏校长身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待遇差,苏校长便着力于团结人心,告诉所有的教职工团结一心,坚信总有一天棠外可以走出瓶颈;賽课难获奖,但每次賽课所有的教师必须参加,可以不获奖,但我们是认真的,我们是敢于展示的,我们是团结的。招生当然是最困难的,苏校长说:“当时没有现在的媒体那么发达,所有的宣传都靠两条腿和一张嘴”。于是,苏校长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上山下乡,跑楼盘,请家长,凡是有可能为招生起到一点点作用的事情苏校长都全力以赴,这样辛辛苦苦的奔波,换来了棠外附小第一届28个学生。但就这仅仅28个学生,开启了棠外附小的繁荣昌盛之路......

二  蹲下身子  培养特长

苏校长说:“我们必须要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才能做到尊重孩子,尊重生命。”她提出,孩子是最能分辨真爱和假爱的,我们要全面的爱孩子,必须在学校扮演好三个角色:学生的朋友、学生的父母、学生的师长。首先你要作为他的好朋友才能和他玩到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样他才会信任你,喜欢你;然后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父母,因为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平常除了课堂上,生活中我们相处的时间也很多,天气冷了要有意识地看孩子有没有加衣服,像父母一样地去关心他,才能弥补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最后我们才是他们的师长,在充分了解和关爱孩子的情况下再实施教学,孩子乐意接受,教师也教得不费力。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的爱好,习惯都不一样,也不是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尽如人意,那遇到这样的问题又该怎么样去解决呢?这个时候苏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砍掉部分正课,开设活动课,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和大胆的想法。每个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周二和周四的下午选择一项特长进行学习。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挖掘的孩子的特长,培养了他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的自信;从家长来看,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也越来越快乐;从学校来看既为学生服好了务,也为学校发展了自己的校园文化,一举多得。

三  赢在执行力

“你不能革命你就认命。” 相信这句话在座的所有教师都记忆深刻吧,苏校长这句话一出,简明扼要,一针见血。是啊,人生在世不就是这样吗,一件事情你能够去改变它你就去改变,如果不能改变你就必须得接受现实。在学习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多多少少会有懈怠心理,但是如果你不能革命,就请认命。

每个教师的肩上都有一个很沉重的担子,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你就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你就不简单。从细节入手,赢在执行力。只要我们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就可以做到更好。

冬日严寒,但苏校长的培训却让我们每一个人温暖。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勇敢,只要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巴中棠外就一定能在我们手中成长强大。


0.0369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