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奔赴雾都,拨“雾”见真谛(一)

--------物理、政治、语文学习简报

文/师生发展中心   时间:2023-11-15  浏览数:1032

2023年9月21日—24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何克德主任的带领下随文轩组织到重庆进行新高考综合改革学科教师培训。为期三天的重庆培训之旅,让我们八位老师不仅对新高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面,极大的提升了精神境界。


首先物理组何克德主任、陈红彬老师、何伟老师、齐松老师感触颇多,产生以下共鸣。

一、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1.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

2.培养观察能力。"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产生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3.多给学生学法指导。要使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克难”的利器,需要精心且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因此不妨整体制定学习方法指导的系列化方案,让学生学习一法,体验一法,掌握一法。这样,才能真正将学习方法指导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授人以渔”。

4.命制贴近学情有针对性练习。试题整卷难度、难度分布及难中易的比例、题目的数量与知识点的覆盖率、试题的内容结构与能力结构等应尽可能做到合理。具体题目而言,某个题放在某一位置时,难度、题型、设问方式等方面应做到适宜性、贴切性。

二、新高考改革的几大着力点

1.盯紧改革方向。老师必须要关注改革的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意识,改变自己的课堂。明白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2.做实生涯规划。除了生涯规划老师,班主任尤其重要。班主任要组织好生涯认识课,要明白教育不是争第一,而是找唯一。

3.谋定选科走班。因为新高考参考因素多,对手情况不清楚,信息不对称,博弈不透明。因此能选是公平,但会选才是水平!

4.排课考试要合理规划。基础学科要适当倾斜同时不赋分学科比如历史和物理也要适当考虑。

5.科学培养学生。与关注分数相比更要关注四率:上课抬头率、自习课埋头率、课间如厕率、精力流失率。

因此关于课堂我们应做到:教学目标要瘦,要有课眼意识,要了解学生的学情障碍。关于考试题也要从会解题到会命题、会赏题、会猜题。教师要成长必须要有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再到专业交往。具体到物理学习就是要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责任担当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学习意识到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高考改革,学习相关的文件,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也是对学生的负责。

三、“新高考”的“新”

1.优化了知识结构

新教材强调夯实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课后习题对知识的反馈才会更好。同时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逻辑性,因此更强调学生要更新物理观念,要加强自主学习,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新增实践环节

基于社会、国家的发展趋势,物理新教材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

3.强调物理学科情景中的实际化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学科,新教材提倡了物理模型的情景化、实际化、真实化,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着力发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

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新教材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高考要求下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原本的三位一体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

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素养培训:物理观念、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

2.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内在要求,要求学校与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要从大的方针、角度对教学思想与任务进行由上至下的创新;其二则是外显做法,对学生的受教育需求要有完整且熟悉的认知。重庆各学校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除了国家必修课外,校本选修课与基于兴趣和未来发展的课程活动设置应该广发思维,不局限于课堂与课本,利用数字信息化发展的便利实现学生知识与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

3.素养导向的学校教师

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基本的教学单位还是一节节课,但是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建构教学的整体意识,要指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更需要教师从整体的角度综合各项因素对学习单元进行有机重组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在单元学习的教学设计上应当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前后知识的结构特点。

其次语文组的许玉英老师、户芬芳老师、曹晓老师在这次培训中通过各位专家的讲座,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受益良多。

一、视角决定选择

新高考十大着力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改革方向,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如何确定改革方向,并让改革在实操中落地生根。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的应对策略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要学会研读新课标来明确改革定位从而找准改革方向,充分运用新教材稳步提升教学品质。

具体到语文学科,就强调教学要具有靶向能力,即培养学生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使其具备知识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要牢记教学主体,少教多学,让学生学习高效发生;瞄准核心知识,让教学力量直击靶心,产生激光效应;前移教学重心,精讲多练,让课堂训练充分落实;聚焦目标评价,以学定教,让垃圾环节尽快消失。

二、产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优质高效课堂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关系,注重教学进程的流畅,师生主体的热情,学科建设的建构,价值取向的创新,课堂结束的收获。现代的社会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

三、构建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在理论的基础上,产生“新”视角,包括核心素养、课程统整和高阶思维三方面。同时形成“新”思路,一要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以始为终,从学习结果逆向思考,评价设计先于活动设计。二要情境教学,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活动情境。三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大单元前设计是关键,学生单元中、单元后建构是目的。

然后政治组付睿老师通过三天的重庆培训之旅,对政治学科在新高考中的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立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们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从教书走向育人。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改变学习动力机制,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那么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思想政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所以德育应该放在第一位。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良好品德,又拥有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活动型学科课程,应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力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具体情境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把握政治学科新方向

议题式教学是政治学科的新方向,非常重视情境,问题设计和表达能力。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孙霞老师做了一定的指导,首先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具化议题;然后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创设具体情境,转变学习方式,设计活动。最后要借鉴优秀课例,开阔思路。议题式教学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明白问题的同时,带入情境,主动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曾志新老师,他的用力用心,共情共鸣讲座使我印象颇深。他说,政治教材是常为新的,政治教师也是常为新的!我们应该选择更为契合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得到精神的共鸣,素养的提升,获得道德的启发。

综合来说,本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教学应对策略。理论再多不及实践重要,理论来自于实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撰稿:参会全体教师

编辑整理:户芬芳 魏志钦 审核:何克德


0.0398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