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课堂教学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落实好闫校长提出“强化、固化、活化‘3+1’课堂教学策略”的要求,到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的目的,也为扎实做好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巴中棠外高中数学教研组进行了集体教研活动。
首先,本次教研活动由高一年级李涌老师上了一节《余弦定理》展评课。整堂课李老师紧扣学情,体现了让学生学会求知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上课过程中从学生固有特性出发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联系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很重视,让学生自主去探索总结出“利用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进一步总结出余弦定公式,再分析了公式的结构特征,这对学生记忆公式有非常大的帮助。
随即杨鹏老师以“函数与导数——三次函数与零点问题”为题给全组做了专题讲座,他认为本单元开始之前:应给时间要求学生梳理函数与导数的知识点,初步弄清它们的内在联系。先让学生明确简单的“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再深入探求三次函数的零点问题。
本单元完成之后:一方面,留够时间让学生再消化、再整理,并有问题反馈,做好记载;另一方面,利用周、月考继续强化、弥补,试题评价时,充分利用试题、挖掘试题,创设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作答。如何再进一步:第一,考虑综合性更高的问题——将三次函数与指、对、幂函数联系,此类问题综合性更强,代数变形技巧更高,还可能涉及极限思想,或者取点问题,具体如何操作有待思考;第二,利用题目中所涉及的降次的思想解决更高次数的函数问题。
教无研,则无以长远;研无教,则无以立足。在对新高考的探索过程中,数学组教师认为,老师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学需要反思,教师不应只是专注于课堂,授课结束后本着“精心打磨每一堂课”的初心,备课组老师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实际授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课堂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学促教,以研促教,以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课堂。
供稿/朱 婷
审核/蔡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