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高中英语组集体教研

文/师生发展中心   时间:2023-10-09  浏览数:884

5月29日周一上午第二节课,高中组全体英语老师在行政会议室参加了高中英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5个环节:

1. 高三英语备课组潘怡老师说课

2. 潘怡老师课堂实录展示

3. 各英语备课组讨论评课

4. 高三英语备课组雷洁老师微讲座

5. 高三英语备课组曾凡莉主任指导分享

一、高三英语备课组潘怡老师说课

为了更能清楚明白潘怡老师课堂建构,潘老师在观看课堂实录之前做了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潘老师说基于高三按照话题复习的总原则,她挑选了以人与社会为主题,反映社会趋势的三篇高考真题语篇,旨在强化学生关于主旨大意类及细节题目的解题技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模式总结以往的解题技巧,随后借助语篇的微观结构点拨归纳通过词义同现复现的方式确定文章主旨大意,并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及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旨在让学生从宏观把握社会趋势类说明文的共性并巧妙使用语篇的微观结构解决问题。

二、潘怡老师课堂实录展示:

潘怡老师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为切入点,以反映社会趋势的三篇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语篇为教学材料,借助我校“3+1”教学策略,聚焦主旨大意及细节问题的解题技巧,首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激活相关的已知图式,随后借助语篇知识的微观结构—衔接与连贯对学生进行点拨,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新的语篇固化课堂中再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最后带领学生从语篇类型、衔接与连贯及写作手法三方面对语篇的共性进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同类语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组讨论评课

随后高中组英语老师们就潘怡老师的课堂实录展开了小组讨论并进行了评课。老师们认为潘老师无论是从个人素养还是学习能力资源储存及检索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整堂课设计思路合理,“3+1”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从主题,语篇类型,主旨大意及衔接连贯等方面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趋势类文章,并能拓展迁移,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堂课让人感觉潘老师有很强的指导能力,同时学生又具有超强的表达能力,高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原则。

四、高三英语备课组雷洁老师微讲座

在评课环节结束后,高三英语备课组雷洁老师做了关于“理解语法学习大概念,以非谓语形式为例”的微讲座。

在讲座中雷老师提到理解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提取大概念。理解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知道,然后提取大概念,最后才能迁移应用。如果学生语法学习大概念缺失,就会造成听得懂不会做题,或者不知道语法意义和功能所在,就不能正确恰当使用语法解决问题。因此,在语法的学习过程中,师生都应关注语法学习的大概念,做到真理解,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五、高三英语备课组曾主任指导分享

在雷老师微讲座结束后,曾主任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指导和分享。曾主任以最近高三的两篇阅读为例,指出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点滴能力,尤其是在高一高二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三的时候学生才能高效精准地解决问题。同时,曾主任也提出在平常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信心对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尤为重要。


0.0576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