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随风舞,草木蔓发望春山。为了更好地研析和把握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全区初中语文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提升中考备考效益,3月23日,巴州区2022年中考语文数据分析暨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在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举行。会议由区教研室罗兵主任主持。
精耕课堂展风采两堂示范课拉开了活动序幕。
首先,巴中二中的鲜红梅老师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阅读指导课——《“五读”聚集,以“读”攻题》。
鲜老师以《长沙过贾谊宅》为例,聚焦五个角度的“读”,结构分明,目标明确。课堂立足中考,以五个学习任务为主线,在鲜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总结出了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阅读技巧:一读题目,猜情感;二读作者,知风格;三读注释,释疑难;四读文本,抓意象;五读题干,明方法。最后,鲜老师用两道诗歌鉴赏题来检测学生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均能活学活用,准确作答。
接着,巴中棠外的景袁老师为大家献上了以《清歌随风转 神飘散文漪——中考叙事类散文阅读例谈》为题的散文复习课。
整堂课在明晰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和研读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活动形式展开,带领学生掌握散文阅读、审题、答题基本方法,并紧扣散文的审美特征,以语言为桥感悟散文之美。在活动一中,景袁老师带领学生了解命题方向,并让学生在已做试题基础之上,找问题、谈问题、解问题。在活动二中,围绕已完成的中考真题《与稻田重逢》,师生共读,抓住“标题”“修辞”“写作手法”“关键词”等考点,辅以教材文本的温习,学生自评,教师补充,提炼答题之术。在活动三中,学生自读真题《悠悠艾叶香》,根据所学,小组合作,创设题型,用实践助力中考。整堂课结构流畅,板块清晰。
细研课程品匠心两位老师献课后,二中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罗强老师,和巴中棠外何爱民主任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
罗强老师充分肯定了鲜红梅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过程扎实,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应试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还课堂于学生,充分让学生分享,生成答案;指导归纳板书到位。设计的“五读”法,完整高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注意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二是答题模板要清晰,抓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痛点。
何爱民主任对景袁老师的课堂高度肯定。他指出,本堂课从解读课标解析命题方向开始,站位高,俯视中考,为学生明确了考察方向和范围。学生读散文存在读不懂作品、术语表述不准确、阐述不丰等问题。本堂课从学生不足之处出发,条分缕晰,教学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板块思路清晰,推行顺利。学生命题活动有创意,让学生参与进来,实现了效率和效益的双重飞跃。同时,何主任建议,作为中考复习课堂,应当考虑到阅读指导,多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言与总结。在答题有术环节,可赋上分值,让学生按分答题。
明析数据知方向评课结束后,区教研室罗兵主任从中考语文试题的题型与分值出发,对巴州区2022年中考语文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罗主任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在中考中的贡献,通过各项数据对比,让老师们心中有数,进一步明确了培优方向。
深剖考题定策略巴中棠外教务处李本文主任作了题为《巴中市2022年中考语文命题剖析和2023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的讲座。
李主任高屋建瓴,首先分析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当前的命题追求为“一体三维”。“一体”即体现高格局,“三维”为契合时代要求,注重思维,一贯坚持。中考语文命题指导思想是一依据,即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关注,即关注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关注问题的解决和思维过程;三引导,即引导依标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引导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稳中求进。随后,李主任解读了试卷结构和中考命题选材,按照古诗文、非连续性文本、议论文、文学类作品的分类,依托巴中市真题,兼与其他市考题对比,细致分析题干的考点和答题方向。最后,李主任给出了六点操作建议:第一点,落实考点,心中有乾坤;第二点,步步夯实,基础有保障;第三点,用好教材,拓展有依据;第四点,精选例题,轻松有高效;第五点,规范作答,得分有保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本次中考研讨活动是集思广益的盛会,是中考复习攻坚战的“春雨”,坚定了九年级语文教师砥志研思、科学备考的决心,也为今后的复习教学指明方向。全体九年级语文教师必将奋楫扬帆,以“最美的姿态” 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中,助推巴州区初中语文学科复习与备考,助力学生逐梦远航,决胜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