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丝竹陶写 丹青冶情

---艺术人在行动—棠外中学艺术组教研简报

文/师生发展中心   时间:2022-10-25  浏览数:1332

9月14日上午9点在咖啡厅进行了2022年秋中学组艺术组第一次的集体大教研活动。教研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一、 教案书写培训会。二、高一年级老师分享新教材使用感受。三、近期工作安排。参会的人员有音乐组:黄欣、王妮、丁清华、张婉婷;美术组:张颖、杜丽、张晓芬、杨佳茜。本次会议由音乐教研组长黄欣主持。


1教案书写




(1)强调其重要性。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材具体化课程标准,是阐述学科内容、发展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学是充分利用教材、贯彻课程标准内容的实践。

(2)课程内容、“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内容是学生的学习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

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通过学习理解、

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使课程内容活动化。 “教-学-评”一致性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监控教学的评价三者相互促进,协同育人。课堂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堂活动、课堂问答、课堂作业、课堂或阶段性测试、口头和书面的评价等实现,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课标、教材、教学三者在“教-学-评”一致性教案书写中的体现)


(3)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路径,从《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里面摘录相应的要求。

2、教材分析:单元(模块)/课时

3、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关联旧知新知)、认知能力、思维、文化、重点、难点、采用的方法(创设情境搭支架)

(4))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目标设置:课标要求是最低要求/基于学生的需求/细化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 2)教学目标的书写:认知过程维度+知识维度

(5))评价任务

注意:1)评价方式多样(表现性/过程性/课堂问答/课堂活动/口头或书面评价/测试);

2)评价任务描述清晰,明确指向某条目标;

3)必然会引出目标达成所需的行为表现(参看课程标准中课程实施和评价建议)

2高一年级老师分享新教材使用感受

2高一年级老师分享新教材使用感受

音乐组王妮老师从乐谱上的构建变化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不同教学方式的改变,丁清华老师针对音乐教材的乐理的深度与广度的增强要求对老师不断学习进行了深入分析。


美术组张晓芬老师将初中美术与高中美术结合,谈了新教材在旧教材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杜丽老师从学生角度分享了学生面对新教材内容的反映,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新教材的使用对高中老师是一个巨大挑战,只有大家团结协作,不断学习,相信一切困难终究迎刃而解。

3音乐美术组对接下来的工作分别作出安排



(1)艺术组各位老师尽快完成并提交教学计划,做到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2)活动课的开展,如何做到高效。

(3)如何应对下周二区教研室的听课,并做出相应安排。

撰稿人:张颖 初审稿:黄欣:整理编辑:魏志钦   终审:何克德


0.0367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