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3 月 31 日(周四) 19 点在中学部 1-3-2室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对2022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第五次例会。
例会首先进行的是学习心得分享,其中张丽华老师提到课后反思问题,说到 “在上课中间有一个“小失误”,在孩子读课文的时候没有先把问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篇课文,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新鲜感,这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反思使人进步,很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第二项环节是观看视频讲座《教师如何研课磨课》老师们学习到了:研课磨课是开展小本研修的有效形式。有如下几个要点需要老师注意:
1、时刻关注学生反应,学生在操作前“不知所措”,直接反映出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否感兴趣是否熟悉,是否明确;
2、捕捉课堂中的质疑,学生的质疑和追问是创新思维的生长点,是教师不容错过,且要鼓励的;
3、老师需要注意的几“度”:对于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情境的兴趣度;小组学习中的参与度;实验操作时的熟练度;课堂学习时专注度。
随后陈博老师分享了视频学习心得,提到教师要反思以下几点:
1) 是否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
2) 是否应对问题的教育机制;
3) 是否能“充分”假设,让“生成”消失:优先预备答案与指导方向;
4) 是否有效捕捉学生文本、发言的错误,从而去纠错;
最后进行了高考试卷分析与交流。
2022年4月21日 周四晚19点:2022年全体新进教师在小学部教研室举行了新教师第六次例会。
会议主要内容:
一.赵怡然老师播放教学视频录像碟片,老师们共同观看学习
话题:如何使教学有的放矢——预习
1.教学现场:学生观望、沉默、不举手
2.问题诊断
1)家长、学生误区——书面作业是作业,口头作业不是作业
2)学生误区:不知道预习方法
3)老师误区:1.对预习内容要求过于笼统,模糊,预习目标不明确。2.缺少对学情的分析,预习内容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3.预习内容单调不合理。4.对于预习的形式缺乏变化。
3.专业指导
1)老师要具体的布置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预习内容要遵循基础性、适度性、适量性。
2)优化预习的检测与评价,保障预习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在预习中要注意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尤其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4)交流检测预习效果。
4.名师示范
二.各位老师分析高考试卷
四.主持人老师对本次例会进行总结。
2022年4月25日(周一)19点在小学教研室进行新进教师第十次例会。例会以观看视频半小时、心得分享、试卷分析、赵校长指导为流程展开。
主持人播放了《课堂练习题》的视频讲座,让老师们学会了:
1、练习题内容选择、形式上至关重要。教学上出现这种现象学生上课很认真但效果不好,学生不仅要反思,教师更要学会反思,反思是否在练习安排上不够精细,缺乏实时性,练习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是否练习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视频讲座中给出了专业指导:①课堂教学宜“小步走,快反馈”确保课堂练习的及时性。②练习题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性。③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2、名师示范了全等三角形判定的习题课,让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如何更好的备一堂习题课。总之,练习题是知识的巩固,习题课比新授课更加重要,知识点不难,难的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在今后的习题课不要就题讲题,重在讲方法,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位新进教师重点对她们的生活、工作方面进行了心得分享,展现出她们对教育的热情,她们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于教育当中。三位老师主要从题型分布、难易比例、中考考点等方面进行试卷分析,精准把握中考考点,有利于老师精准施教。
赵校长对新进教师进行学习指导,她分享了巴中棠外建校初期的艰难,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培训机会。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内修于心,外化于形,要求时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成为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新时代教师。教育是最大的慈善,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就要做到四有好老师:高尚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撰稿:李海燕 赵怡然 余霜
整理编辑:魏志钦 审核:何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