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杏坛引领润桃李芬芳

文/师生发展中心   时间:2022-04-18  浏览数:2312

2022年4月7日(星期四)19点在中学部录播室,苏忠副校长对2022年新进教师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展开了岗前培训。

培训会上,苏忠副校长首先询问我们对传统课堂的看法,以及在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跟随导师随堂听课的感受,分析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虽然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但也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作为一名引导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深入交流互动的标准之一。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篇课文的时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本次培训会,苏忠副校长的讲解,让新进教师学到了:

1.为什么要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自我总结,实践“3+1”课堂模式。

2.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

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主要反映在“三高”和“六度”。

“三高”即:

(1)高效益——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

(2)高效率——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

(3)高效果——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

“六度”即:

(1)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学生的思考是否是针对当前课上的问题;

(2)自由度——课堂上的活动是否让学生感到平等,课堂上的交流与思考是否为学生自由进行的;

(3)延展度——老师对本堂课上的知识拓展的广度与深度是否符合学生当前认知水平;

(4)亲和度——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5)练习度——课堂上学生们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6)整合度——在本堂课快结束时,学生能否将本节课的内容重新融入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去。


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讲转为导,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全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扎实辅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其次要落实“3+1”教学策略;接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设计;最后要多提升自己的实力。

撰稿:陈博    编辑:魏建钦  审核:何克德

0.0671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