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校首页 >>正文

如何在教学目标中落实核心素养

---——新教师第九次例会

文/师生发展中心   时间:2021-05-31  浏览数:4286

2021年5月23日19:00,在师生发展中心的带领下,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1年全体新进教师在小学部教研室召开了第九次岗前培训主题例会,本次会议由王颂老师担任主持,向李艳老师作为代表发言。2021年5月23日19:00,在师生发展中心的带领下,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2021年全体新进教师在小学部教研室召开了第九次岗前培训主题例会,本次会议由王颂老师担任主持,向李艳老师作为代表发言。

伴随着王颂老师的开场白,陈虹霖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教学视频“如何在教学目标中落实核心素养”,老师们共同观看学习。


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看完视频,我们了解到:

(1)三维目标准确的表述应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2)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

(3)三维目标仍然存在着的缺陷:三维目标仅仅描述了确定性知识的完整形态,但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缺少描述,本质上仍属于知识本位。

三维目标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力和品格。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视频中的名师给予了我们一些专业性的指导:

(1)教学目标的研制要体现从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到人的素养的提升。要打破唯知识论,强化能力的发展,素养的形成,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                   (2)知识与技能要在学习学科核心知识,概念,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的研制要指向要以人为本:内化人的品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锤炼性情,砥砺品质,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底子。

在视频最后,我们观摩了一场如何在教学目标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示范课。并交流了观后感:教师备课时要敢于融入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加以科学的,灵活的,有效的处理,合理的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同时,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紧接着,由向李艳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进行了主题发言——《从学生到老师--身份和态度的转变》,其中向老师提出:我们从学生转换到老师身份,肩上便多了一份责任,心中便多了一份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推着我们不断前行。而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我们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主题发言结束后,全体新进教师对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学习资料进行了集中的学习交流,并写下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最后,由主持人王颂老师进行例会总结并宣布会议到此结束。


撰稿:余琳    整理编辑:王佳丽     审核:何克德

2021年5月23日



0.0381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