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路漫漫,我辈永求索。物理组在一周一教研的情况下,也面临一些困惑和迷茫。课堂是老师面面俱到,口若悬河地娓娓道来?还是启迪学生思维,放手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探索真知?老师们有些不敢大胆放手。面对此困惑,身为校长,同时也身为物理人的闫守智校长,4月14号下午亲自披挂上阵,在高一上了《功》的示范课,闫校长严格按照“3+1”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组织教学,他课堂上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接着点拨梳理: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公式的推导;3功的正负;4合力的功几个基本的重要的知识点。结尾应用“课堂检测”来反馈学生对知识了解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点评。
物理组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课后全组老师集体评课,共同就本节课集体研究讨论,共同形成一些意见。
本节课闫校长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理念前位,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引导科学。
其亮点:1、功的概念从本质去定义,并从整个章节的功与能关系角度认识功是能量转化的手段以及度量,从单元整体进行设计。
2、对教材的解读深刻,细致,如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教材的说法,如”时”和“过程”是否对应。
3、功的单位的解读,如1J=1N.M,则1N.M=1J是否成立。
4、引入F-X图像的,引导学生把物理问题转换数学问题去解决的方法,为后面的变力做功做了铺垫。
5、功的正负的理解时候,除了从动力阻力角度去看,还从能量的角度去看,如力做正功实质上是对物体或者系统有能量的输入,反之则有能量的输出,培养了学生从能量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6、功的基本应用时候,着重阐述清楚了功是哪个力、在哪个过程、对哪个物理做功,这为后面的机车启动等的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撰稿:杨锐 整理编辑:魏志钦 审核:何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