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专业素养,2020年10月23日晚,我校初中英语组十位老师在徐文平老师的带领下赶赴成都参加第六届“巴蜀新课堂”全国中学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
24日早上7:30左右,我校老师作为首批报到老师到达会场。上午9点,研讨会在杨津秀老师的阅读课《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拉开序幕。杨老师以大见小,以4个“W”(who,when,where,what)引导同学们概括全文。接着用故事中的三个情境带领同学们深层解读故事情节。最后,同学们对书中的故事情节进行生动的表演,课堂氛围达到高潮。课后,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专题讲座《基于阅读素养提升的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思考》,分别从何为阅读素养,为什么要提升阅读素养以及如何提升阅读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杨老师指出阅读素养包含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两个维度,在阅读课中要从语言,信息和思想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作者、文本的深层信息,获知认知层面的知识,形成独特价值观。
下午,由来自成都七中万达学习的陈守文老师和长沙教科院的宋文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八年级上U5的阅读课和九年级的写作课。宋文老师以用“一句话”来写引导同学们学会对句子的整合。宋老师指出,句子的整合分为三步,一要增补,二要理清主干,三要平衡句子结构。宋老师将句子结构形象的比喻为树干与树枝,句子要有“树干”,并且要让各个成分的枝干平衡。在课后的专题讲座《比较思维差异,规范语言表达》中,宋老师提出要从抽象与具象两个方面考虑思维差异,应重视教学中语境的建设及语言的功能,而不是一味的考虑语言的表层含义。最后,宋老师指出了思维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分别从语言的形式,功能,意义,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做出了分析。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更是教授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
25日上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曹群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示范课《Halloween》,曹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仅仅对文本进行了分析,更对文本后的文化信息进行了挖掘,对中西方节日进行了比较。在曹老师接下来的讲座中,曹老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聚焦“诗意英语”课堂学习形态和学科育人,从立德,夯基,益智,共情四个方面共同构成多样化、层进式课堂核心活动群。
下午,来自重庆巴蜀中学的周静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Thanksgiving day的阅读示范课以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究》的专题讲座。周老师指出,核心素养能力的关键是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培养,要让课堂成为“用英语做事”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愉悦的课堂。
秋收冬藏,相信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老师们用将所学、所感、所悟去更好落实我校闫校长“功夫花在课前上,效益出在课堂演绎中,精彩出在作业评改上,奇迹出在个别辅导中”指导思想上,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撰稿:杨思怡 编审:何克德 整理: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