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下午中学部全体教师在多功能厅参加师生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凡莉老师主讲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培训,本次培训会议由师生发展中心主任何克德老师主持。
曾凡莉老师提出了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指出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高考命题内容。本次培训曾凡莉老师从一核、四层、四翼三个方面来讲。
一核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全球视野的各类专业人才;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四层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翼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曾凡莉老师说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首先就是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曾主任也要求老师们引导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应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最后曾主任老师还提出了以物理学科为例:基础必内容包括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光的反射和折射等,这些基础性内容在试题命制中必须尽量涵盖,又例如设计一道关于某工厂选址的试题,就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环境保护、地方资源、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这就会涉及地理、生物、化学、政治不同学科的内容,体现了高考在核心价值引领下对知识的交叉、能力的复合、素养的融合的全方位考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选取工业生产、技术论证以有政策讨论等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材料,命制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采用贴近时代、生活的素材;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新结论。
编撰整理:王佳丽 编审:何克德